10月26日上午11時14分,盡管不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景,但當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的那一刻,李嘉鵬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與此同時,守在兒子病床前的李毛毛心里五味雜陳,這是她自進到移動公司以來,第一次錯過神舟發射現場。
一碗蓋澆飯 溫暖了發射場的夜晚
不知從何時起,李嘉鵬已經愛上了這里,尤其是當晚霞鋪灑而下,遠處的天際和戈壁相連,遼闊、蒼涼,又充滿溫暖。
10月16日傍晚,迎著第一縷晚霞,李嘉鵬和其他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通信保障隊的同事們再次踏上了這一片戈壁,來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信保障基地,開始了他的第二次“神舟之旅”。
預測用戶網絡需求,評估發射現場網絡負載和容量,資源調配和擴容規劃.....相較于第一次參加神舟十六號飛船發射通信保障時的緊張,這一次,李嘉鵬顯得從容了許多。
得益于前期的充分準備,兩天之內,團隊就完成了前期的測試評估和分析工作,這讓李嘉鵬覺得有點“不太過癮”?;蛟S是為了讓李嘉鵬“過把癮”,19日晚,李嘉鵬在基站線路巡檢過程中遭遇了風雪天氣,氣溫驟降至零下10℃以下,由于臨近飛船發射,此次巡檢是發射前的最后一次大范圍巡檢,而此時李嘉鵬當天的巡檢任務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
憑著一股子狠勁,李嘉鵬沒有向單位求援,和同事兩人裹著棉大衣,頂著風雪繼續巡查,整個巡查工作一直進行到次日凌晨4時多才完成,當回到宿舍時,李嘉鵬覺得“腦子都有點被凍僵了”。
“凍傻了吧,這碗蓋澆飯,熱乎的,趕緊吃兩口?!睆年犻L手中接過飯盒,竟然是自己最愛吃的紅燒肉蓋澆。
“這是公司食堂大師傅專門給你們倆留的,知道你倆都喜歡吃魚香肉絲”。大口吃著飯,李嘉鵬覺得,胃里和心里都暖暖地。
接下來的幾天里,網絡巡檢、應急擴容、入網聯調、參數優化、發電保障......一項項工作在李嘉鵬和同事們的忙碌中高效推進著,直到26日凌晨,發射前7個小時,通信保障隊進行了最后一輪保障演練,演練結果顯示,所有設備運行正常,各項通信指標都處于最高水平。
26日上午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飛船在李嘉鵬不遠處騰空而起,成功發射。目送著火箭逐漸遠去,李嘉鵬的眼淚再次奪眶而出,他說:“從第一次參加神舟十六號飛船發射通信保障任務,第一次看到飛船升空,我才知道人生的意義原來可以如此的美輪美奐、壯闊豪邁,這是我和神舟的緣分,我希望這份緣分能夠一直延續下去?!?/p>
為愛奔赴 神舟見證了他們的愛情
當李嘉鵬沉浸在飛船成功發射的喜悅自豪之中時,他的同事——中國移動甘肅公司酒泉東風運營部員工李毛毛正守在醫院的病床前,看著高燒不退的兒子,滿心復雜。這是她自2008年進到移動公司以來,第一次錯過神舟發射現場。
16年前,研究生畢業后,懷揣著對愛情的向往,李毛毛不顧家人反對,追隨戀人來到了酒泉,成為了一名移動一線員工。
“到公司報到那天,我記得那天風特別大,刮得人臉都疼,而男朋友當時正在發射基地執行任務,無法來接我,我當時真的有點懷疑,自己的選擇到底對不對?!?/p>
帶著點迷茫,那一年,李毛毛第一次走進戈壁,第一次走進酒泉衛星發生基地,第一次見證了神舟七號飛船的發射,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夢想的力量。從此,她的生命除了愛情之外,又有了很多重要的東西。
從那以后,雖然所在的工作崗位不是保障一線,但每次組建神舟發射保障團隊時,她都會主動請纓,哪怕是干她最不喜歡的人員協調、通聯工作都行。
今年9月底,她再次參加了神舟十七號飛船通信保障任務,相對于李嘉鵬的艱辛和專業,她的工作顯得更為繁瑣且復雜,整整一個月時間,她每天至少要打70多個電話,跑各個相關單位協調人員、設備、手續,為一線保障人員入駐現場保障打好基礎。
10月26日凌晨,隨著保障隊的最后一次演練順利結束,李毛毛和整個后方團隊的人員總算松了一口氣,對于李毛毛而言,她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過一會兒她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看火箭發射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還沒來得及松一口氣,李毛毛便接到了家里人的電話,年紀尚小的孩子突然發起高燒,已經被緊急送到醫院。李毛毛來不及片刻休息,趕赴醫院照看孩子。
當日上午,在病床前,李毛毛通過手機直播和兒子一起觀看了神舟發射的全過程。雖然錯過了現場觀看發射的機會,但對于李毛毛而言,一邊看著發射過程,一邊和兒子講著她和神舟的故事,也是一種很美妙的經歷。
26日下午8時許,結束任務的李嘉鵬回到單位時已過了飯點?!凹矽i,辦公桌上有食堂專門給你準備的飯菜,還熱乎著呢,快點吃?!鄙蠘堑臅r候,遠遠傳來同事的喊聲,李嘉鵬知道,自己又能吃上魚香肉絲了。與此同時,李毛毛已經帶著退燒了的孩子回到了家中,回答著孩子一個又一個關于飛船的問題,李毛毛覺得,或許這孩子長大了也會扎根在這里吧。
來源:甘肅日報
編輯:姬 炘
責編:王學睿
主編:張建兵
監制:楊柱周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電話: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