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隴原大地一派生機勃勃,一座座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煥發新顏,一個個現代新農村綻放“美麗”,一座座現代設施農業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在古浪大地次第展開。
飯點到了,古浪縣富民新村的老人們陸陸續續走進一老一幼服務中心愛心食堂,香噴噴的臊子面準時端上了餐桌,大家圍坐一起,一邊吃著熱乎的飯菜一邊聊天,盡享溫馨時光。
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一老一幼”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問題。近幾年,富民新村聚焦養老育幼需求,持續做好“一老一小”群體的關愛幫扶工作,從點滴小事做起,全力構建關心關愛新模式。
古浪縣富民新村一老一幼關愛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為 2022 年省列為民辦實事項目,同時也是東西部協作幫扶項目,自 2022 年8月份建成投用,為干城鄉4 個移民新村 3200多名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照護服務,積極推動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中心設置了棋牌室、舞蹈室、臺球室、圖書閱覽室等多個功能室,配備了完善的設施及娛樂設備,為老人和孩子們創造了便利、舒適、溫馨的休閑娛樂場所。
民生實事,事事關乎百姓冷暖,件件連著黨心民心。在富民完全小學的標準8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場上,體育教師王玉龍每天都帶領孩子們進行足球技術動作訓練,傳球、運球、助跑、射門……
辦好群眾家門口的教育,不僅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與活力。近年來,富民完全小學師生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發展規律,不斷推進足球、音樂等社團建設。
據了解,2020年縣上投資270萬元建成8人制足球運動場,校足球隊從2019年春季成立到今年暑假,多次榮獲市縣兩級足球聯賽的冠軍。老有所依,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原來居住在泗水鎮泗水村的幾位村民都陸續拿到了新房的鑰匙,開啟了新生活。
民生無小事,點滴見初心。近年來,古浪縣堅持用創新思維和改革辦法破解難題、推動工作、打開局面,加快省市縣25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進度,加大關愛服務中心建設力度,扎實開展“結對關愛”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穩定增加群眾收入是根本。在富民新村日光溫室大棚內,綠葉掩映間一個個“金果果”綴滿枝頭,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果實鮮亮誘人,生機盎然。何振剛是富民新村有名的溫室大棚種植能手,他不僅自己勤奮鉆研,還經常為村民傳授技術和經驗??墒窃谝泼癜徇w前,他連日光溫室見都沒見過。
在富民新村,像何振剛這樣的種植戶還有很多。在聞得軍家的大棚里,陣陣濃郁的瓜香撲鼻而來,一個個色澤光鮮油亮、香甜誘人的香瓜掛滿棚架。
一茬又一茬的收獲,一次比一次好的收益,讓種植戶們信心滿滿,種植的熱情也在不斷提升。
產業興,百姓富。古浪縣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為縣域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借助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古浪縣致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的良好機遇,古浪越海農業選擇在富民新村建設現代化的農業智能溫室,打造超級“農業工廠”,實現訂單種植、訂單銷售。
一串串小番茄排列有序,層層疊疊,稠密鮮嫩。工人們開著小拖車穿梭往來,采摘、分揀、裝箱,一座現代化的“農業工廠”呈現在眼前。
企業有效益,百姓得實惠??萍嫁r業既開闊了群眾的眼界,也為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一些當地群眾選擇在這里務工,實現了從普通農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轉變,致富路越走越寬。
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治本之策和源頭活水。富民新村不斷夯實產業根基,匯聚富民增收“新動能”,按照產業園區化、生態產業化理念,構建起了鄉村特色優勢產業體系,產業發展成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一老一幼”關愛中心、富民產業、科技農業,這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讓富民新村移民群眾實現了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夙愿。立足群眾“小事”,做好民生“大事”。 我省從菜籃子到錢袋子,從人居環境整治到富民產業培育,從優化教育布局到補齊醫療衛生短板,從完善基礎設施到穩就業保民生……件件民生“小事”擲地有聲,老百姓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來源:甘肅廣電融媒體中心
編輯:竇維娟
責編:許玲芳
主編:張建兵
監制:楊柱周
聲明:本文版權歸甘肅廣電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聯系電話: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