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小不一、散亂分布的“巴掌田”到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從土坯墻溫室到高標準智能化連棟溫室;從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到抱團發展的現代化農民專業合作社……近年來,酒泉市不斷筑牢鄉村振興“耕”基,以產業發展托起鄉村振興,一曲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交響曲”正在酒泉大地奏響。
民以居為安,民生居為先。這段時間,玉門市下西號鎮石河子村農房改造集中居住區一期項目正在緊張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改善集鎮人居環境,提升集鎮風貌特色。
在玉門市下西號鎮“印象川北”文旅康養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砌墻、澆筑一氣呵成,一旁的畫師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墻繪作業。該項目集文化旅游、生態康養、現代農業觀光等于一體,占地面積65畝,規劃建成康養、兩居室等四種戶型的農房188套。
今年,酒泉市確定農房改造示范點163個,落實改造農戶9341戶,努力實現鄉村居住品質大提升、人居環境大變樣、鄉村面貌大改觀。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玉門市小金灣鄉立足東鄉族群眾愛養羊、善養羊的傳統優勢,在已有的養殖業基礎上,招引龍頭企業,規劃建設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標準、統一交易的“五統一”肉羊產業園,為養殖戶實現專業化、規?;B殖提供便利。
跟產業園同步建設的還有祁鮮玉美分割包裝線項目。項目以產業園為平臺,健全完善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和產品營銷體系,做足畜頭肉尾文章,進一步提升肉羊產業的附加值。
羊產業邁上了發展的“羊光大道”,牛產業也蓄勢快發。玉門市柳湖鎮富民村養殖戶趙啟鵬今年趁著好政策引進了20頭西門塔爾牛,開啟了他的肉牛養殖之路。
富民村多方籌措資金,建成8棟肉牛養殖圈舍,通過政策補貼大力鼓勵農戶調引肉牛,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同時,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家住玉門市下西號鎮西紅號村的何玉娟,種植人參果已經十二年了,但在田間管理上遇到難題,仍然是靠“土辦法”。自從玉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在村上開了講座,零距離送服務,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讓何玉娟和廣大種植戶在“家門口”就能掌握新型實用的防治病蟲害技術知識。
玉門市將科技要素融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不斷在農業發展中引進使用新技術,讓科技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農民豐收的保障屏。
三分靠種植,七分靠養護。在恒旺產業園,成串的葡萄掛滿枝頭。與往年相比,今年園區改進了新式雙臂“V”字形架,這一新技術的應用讓葡萄產量提高了不少。
在敦煌市莫高鎮蘇家堡村百畝鈣果示范基地,一串串水靈鮮嫩、紅潤飽滿的果實擠滿枝頭。這里每百克鮮果鈣的含量可達到60到90毫克,是普通水果的幾倍到幾十倍。此外,鈣果還含有氨基酸、花青素、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養生和藥用價值。
最近種植戶王凱程每天都忙著與收購商溝通,今年他家的鈣果品質好、產量高,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這個季節,正是酒泉葡萄成熟的季節。敦煌市七里鎮1.54萬畝葡萄開始上市銷售,農戶們拿著剪刀、果籃忙著采摘,隨后送到合作社統一稱重、裝箱、預冷、銷售。
金秋十月,敦煌市的葡萄、大棗、鈣果等瓜果已陸續飄香上市,經歷了幾個月的辛勤忙碌,果農們迎來了甜蜜收獲季。
俗話說“秋風起,蟹兒肥”,每年9月份開始是螃蟹最肥美的時節,今年酒泉市肅州區的蟹農也迎來又一個豐收季。 在鏵尖鎮焦家咀水庫螃蟹養殖基地,捕蟹船在水面上往來穿梭,工人們忙著捕撈、分揀成熟的螃蟹??粗恢恢粋€大飽滿、肉肥膏黃的螃蟹被分裝打包后進入市場,負責人劉付起喜上眉梢。
焦家咀水庫水質呈堿性,常年流動,好水養好蟹,從水質上決定了大閘蟹的品質。隨著螃蟹的陸續上市,每天都會有顧客專程來到焦家咀水庫采購螃蟹。
“多點開花”產業興,鄉村振興動能足。一個個農業項目落地生根,一片片特色產業開花結果,一條條振興之路鼓起了酒泉農民的“錢袋子”。
讓好“風景”走向“好經濟”。近年來,酒泉市推動“三變”改革與戈壁農業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美麗鄉村建設互促互融,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一大批種植養殖大戶、家庭農場應運而生,實現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來源:甘肅廣電融媒體中心
編輯:朱 彥
責編:許玲芳
主編:王 娟
監制:楊柱周
聲明:本文版權歸甘肅廣電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聯系電話:0931-8688154